找到相关内容21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高所译经的研究

    一卷、普法义经一卷,共二十六卷。  (二)为世高所译而已佚失者,十四部:般守意经一卷、百六十品经一卷、大十二门经一卷,小十二门经一卷、道意发生经二卷、七法经一卷、五法经一卷、义决律一卷、思惟经一卷、...[附注8]并且开元释教录卷六叙那连提耶舍所译也没有列五十校计经之名,可见以五十校计经为那连提耶舍所译是不对的。又有以“校计”二字为支娄迦谶的习惯译法致疑者,更没有理由,因为在世高所译的大安般守意经...

    毓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74256145.html
  • 中国早期的般若学

    稍早的世高禅学以及支谶、支谦的般若学;它们都是最初传入我国的佛法,也与老庄思想或道家方术密切结合。  世高,东汉建和元年,西元一四七年来华,译出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、阴持入经等禅门经典。就般守意经来说,那是阐明“数息观”的一种禅经。按,般,全译为“那般那”或“阿那波那”,梵文是Ana^pa^na,就是“数息观”。般守意经说:“名出息,般名入息。”俱舍论卷二十二说:“言阿那者,谓持息入,是...

    杨牧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5365247.html
  • 慧远大师念佛禅观(一)

    禅数学,有关习禅的经典也很早就有传译,如世高就曾译有《般守意经》等讲解如何习禅的经典。   般守意,这是世高着重介绍的一种禅法。所谓般,即出息入息;所为守意,即专注一心。这种禅法要求修禅者有意识地控制呼吸,同时又专注一心,思想集中,由此渐渐进入禅的境界。般守意经以调息为中心,分调息为六个阶段,谓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。康僧会在《般注序》中说:「其事有六,以治六情。情有内外,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09322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解经方法的演变

    般守意经》。前者宣扬的中心观念是“诸法无我”,佛教所谓“我”既包括肉体亦包括灵魂,“无我”是旨在破除人们把“身”与“灵”综合起来当作“我”而加以执着的观念。但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根本不存在,因而...般守意经》的译解也表现出对中土文化的依附:  其一,经中的“般守意”被附会为道教的呼吸吐纳术及医学之气功。“般守意”乃小乘禅法之一,是指用数息的方法使浮躁不安的散乱之心平定下来。此禅法与东汉流行的道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3240135.html
  • 那般那”初探

    佛教禅学方法。[3]  最早传译到中国的禅经,是在后汉(约148~171)时期由士高在洛阳所译出的《般守意经》。[4] 约与士高同时到洛阳的支娄迦谶,也有翻译禅法经典,但都属于大乘禅经,与士高所译的恰好相反。虽同时有大小禅经的流传,但自后汉到东晋所流行的禅法,却是以《般守意经》为基础的念般法门。[5] 奠定大乘禅法的基础是鸠摩罗什到长安(401年)翻译了空宗的《大品般若经》、《维摩经》等...

    释空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245668.html
  • 东晋道思想析论(2)

    禅观思想 禅观乃魏晋时期与般若学并行之佛学派别之一,东汉 世高所译《般守意经》为禅学传入中土之始。由汉至南北 朝,先后译出之禅经约...守意明心,亦即“摄心还念”使“诸阴皆灭”, 此即“般守意”,亦即禅观,其重要典籍有《般守意经 》、《阴持入经》,……等。魏晋以还,流行之禅法大抵承 此一支之统诸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846287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3)

    115卷),主要有《般守意经》、《阴持入经》、大小《十二门经》、《修行道地经》等。灵帝末年,关河扰乱,世高避难江南,经庐山、南昌至广州,死于会稽。他行走的这条路线,大体反映着当时佛教传播的路线。 ...学说;三国吴康僧会曾从世高弟子南阳韩林、颖川皮业、会稽陈慧随学,并与陈慧共注《般守意经》;晋僧道,为大小《十二门经》、《般守意》、《阴持入经》、《人本欲生》等经作序作注;东晋名士谢敷也曾为《般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847042.html
  •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(1)

    混同不分。三国时的康僧会为《般守意经》所作的序文中,其经文注疏就错综不分,道家思想与佛教宗旨混同。(《大正藏》卷一五《般守意经》)难怪汤用彤说: “在康僧会的译经中,现有《六度集经》。文辞典雅,颇...的“格义”佛学。  最初传人中土的佛经,大都是世高系统所译的禅学类经典、属于小乘禅观修行。这些经论和当时的神仙方术连成一气,影响最大的是《般守意经》。似乎可以肯定地说,首先选译这类经典,决非盲目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464426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(上)

    安息国王子,但却无意继承王位而出家修行。他博学多识,笃诚信佛。来华不久,即通汉言。自桓帝建和二年(148)到灵帝建宁霄68—17二中,在华从事翻译佛经达二十余年。据《梁高僧传》载二刚後共出《般守意经...摩诃鉢罗若波罗密经钞序》裏评论说:「支越(即支谦)断凿之巧者也:巧则巧矣,惧巧而混沌终矣。」与支谦同住吴都建康的康居僧人康僧会,以注解并弘扬世高所译的《般守意经》而闻名。此外,他还译出了《阿难念弥陀经》...

    法 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364788.html
  • 汉魏的禅学与般若学

    论,似即为汉魏之际世高系统的禅学。此派人物可考者为南阳翰林、颖川皮业、会稽陈慧,曾向三人请问者为康僧会。这派的主要经典为般守意经、阴持入经、六度集经等。从这些经典的译文中,可以按证后汉纪及范书所论...早期禅学中,虽没有像后来的天台宗那样侈言止职寂照,但对“止”“观”已连类并提,如说:“止与观同”,“佛有六洁意,谓数息和随,止观还净”(般守意经),“何等为九(指九绝处),一止,二观,……”,“二法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1064796.html